第(2/3)页 朱慈炅的话音落下,内阁大佬们全都是一惊。太祖爷打屁|股说来好笑,但中华命脉一说却不得不让他们重视,没有人想到小皇帝会把乌斯藏问题提高到这个程度,这让他们不得不沉思。 不过两个礼部尚书却对钱象坤面色冷漠,敌意都快喷发了。浙江没有好人啊,前有温体仁跳出来,如今钱象坤似乎也要效仿了。 会议之前,钱象坤也是反对废除科举的,还说什么废除科举是自废武功,失去朝廷正名。结果他开口发言了,跟科举一事八杆子打不着。 钱象坤可没有温体仁不顾一切的决绝,他胆子小,他就没有想过这事能捞什么政治好处。他是被朱慈炅手把手教着跟班禅等人打交道的,可是他进宫的机会很少。 朱慈炅对他单独嘱咐过这件事,但他要单独觐见需要先申请,还要看朱慈炅有没有时间,要排队的。重要决定他虽然有资格,但他却不敢真正做的。 他找过刘一燝,刘一燝也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让他自己拿主意。他可以推给孔贞运,但孔贞运要是关心这件事,就不会全权委派给他了。 他是眼看大家都不说话,今天估计不会讨论什么废不废科举了,他手头的事也很急,他急需要有人拿主意,所以就迫不及待的说了,不然下次见到小皇帝不知道啥时候。 但他也没有想到,小皇帝把这件事的政治高度拔得如此之高,他也一下就成为像温体仁一样惹人注意的焦点人物了。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得很快,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要不要把握机会,这是个大问题。 算了吧,别弄得人弃狗嫌。刘阁老会照顾自己的,不要冒险,要稳重。不行,要给小皇帝留下好印象,小皇帝也很强的,杀心很重,自己也是张太后请来教皇帝的老师不是,有机会。 钱象坤抖着手把袖中的文书放在面前,正在酝酿说辞。别人可不会给他思考犹豫的时间,首先开口的是礼部右侍郎贺逢圣。 “陛下,臣以为,乌斯藏问题可以与‘海夷’(注1)问题合并处理。臣和虎墩兔有过接触,据他所说,顺义王、右翼济农也在青海,此外还有一个固始汗实力强劲。 在那边,吐蕃人曾与西宁卫一起抵御海夷进犯,他们对大明更有归属。臣以为,若要经营乌斯藏,或可以用青海吐蕃人。” 贺逢圣的话音刚落,挂礼部侍郎衔的朱之臣也开口了。 “陛下,首辅所说朵甘卫如何已经久无消息。但臣记得陛下登基时,六番招讨司也曾经上贺表,他们是以大明招讨司自居的,如果需要动用他们,应该问题不大。 臣觉得只需要陛下下旨,赐下一些布帛,六番招讨司必然乐于奉命。不过,为防止奢安之变重演,需要派遣一个合格的礼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