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回到镇国公府,苏清鸢第一时间去了母亲的灵堂。灵堂内,林氏的牌位前燃着三炷香,青烟袅袅上升,映得牌位上“镇国公夫人林氏”的字迹愈发清晰。苏清鸢跪在蒲团上,将发间的并蒂莲银簪放在牌位前,又展开皇帝追封“忠烈夫人”的圣旨,轻声道:“母亲,您看,陛下为您平反了。害您的人都得到了惩罚,您再也不用受委屈了。” 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她写“莲”字,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做人也要这样”。如今她做到了,不仅守住了自己的清白,还为母亲讨回了公道。晚翠端着一碗素粥走进来,放在供桌上,红着眼圈道:“夫人,小姐这五年来,天天都在盼着这一天。如今您沉冤得雪,也该保佑小姐往后平安顺遂。” 镇国公站在灵堂门口,看着女儿的背影,伸手抚摸着门框上的木纹——这是当年他与林氏亲手选的木料,如今却只剩他与女儿。他心里满是愧疚,却也有一丝欣慰:清鸢长大了,比他想象中更坚韧。 谢砚没有走进灵堂,只是站在院外的银杏树下,手里攥着一份北境的文书——上面记录着黑风关粮草的新调配方案。他知道,此刻苏清鸢需要安静地与母亲告别,而他能做的,就是为她铺好往后的路。 三日后,林氏的葬礼如期举行。皇帝派了礼部尚书前来吊唁,追封的“忠烈夫人”匾额挂在镇国公府正厅,红绸揭开时,在场官员纷纷躬身行礼。苏清鸢穿着孝服,捧着母亲的牌位,一步步走向墓地,脚步沉稳,再没了往日的紧绷。 葬礼结束后,苏清鸢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墓碑上“忠烈夫人林氏之墓”的字样,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谢砚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束白色的菊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是他清晨从府中花园摘的。“伯母在天之灵,看到你如今安好,定会放心的。” 苏清鸢接过菊花,放在墓碑前,轻声道:“母亲生前最关心北境的将士,她说‘守好北境,就是守好家国’。接下来,我想跟你一起去北境,看看那里的防线,帮将士们调配粮草。” 谢砚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点头道:“好。我已让人备好北境的地图,等处理完府中琐事,我们就出发。” 初冬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苏清鸢看着谢砚的侧脸,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笑——五年的隐忍与等待,终于换来了正义与安宁。这场关于复仇与正义的棋局,落下了圆满的一子,而属于她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