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就看出秦朗在村民们眼里的印象都很不错来了,那几个人都十分和善的笑着同他打招呼。 目光落在苏锦身上,顺势都暗暗打量打量,掩饰不住的好奇,顺口也笑着问几句。 毕竟,对于苏锦这种不走寻常路“进门”的媳妇,在小河村可是独一份。 加上之前本尊从不出门,也不与村民交往,大家就更觉得神秘、好奇了。 秦朗为她介绍着乡亲们,苏锦也很配合,乖巧礼貌的含笑一一叫人打招呼,获得众人一致好感。 想起她被方氏欺负,孤苦伶仃的一个,更心生怜惜。 纷纷宽慰、鼓励他们好好过日子。 少不了都说:“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不用见外,有啥事了只管上我们家里说一声,能帮的就帮了!” 苏锦感激的笑着一一答应。 当然她很明白,这种话也就是口头话罢了,答应是答应,是当不得真的。 但是这也是善意啊,总比恶意要好。 牛车两边绑着长凳,可以坐人,中间空地上可以堆放各种要拿去市集做交易的东西。 有的大人带着孩子一块儿去的,孩子也没啥讲究,大多直接就坐在中间的空地上。 但山货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去赶集的人大多都是进城购买需要的生活用品,不是人人都有山货可卖的。 比如今日苏锦和秦朗上车的时候,车里除了坐人就空荡荡的并没有谁有东西卖。 秦朗他们的东西就显得格外显眼。 少不了众人好奇问是什么?除了山鸡和兔子,秦朗也都说了。 众人看着这么多的板栗、木耳都有些羡慕,纷纷称赞他们运气好、能干。 想起他们被扫地出门连粮食都没有,又同情起来,安慰了几句。 都说这会儿木耳、板栗都少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山药虽然不值钱,但特意进山挖来卖钱的人也少,也肯定能卖出去的。 苏锦笑着道谢众人好意。 不一会儿,又来了四个人,再来两个一牛车就满了、可以出发了。 这会儿,牛车旁边也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有的是自己不去赶集但是想起什么要买的过来拜托别人帮买的,有带着幼童过来玩的,也有纯粹就是闲在这待着聊天的,毕竟这会儿这里人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