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这名士兵哭起来以后,镜头下的其余的黑人士兵们也开始绷不住情绪,也开始哭得稀里哗啦。 在周洋离开的时候,那名梳着马尾辫的战地记者迟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周洋,表情严肃且凝重。 周洋操控着镜头,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勉强打好了一些光,这才拍下了一幕幕黑人士兵们最为真实的情绪。 “嗯?” 这场洗衣粉战争已经结束了。 本来热情和善、充满笑容的巴尔斯突然脸色大变,骂了一阵粗口以后,这才徐徐地停了下来,随后又热情地招待周洋和维尔.史密斯走了进去。 “这……” 维尔.史密斯和一帮人在喝酒,周洋也在其中,半瓶白兰地下肚以后,周洋觉得自己脑袋变得晕乎乎的。 甚至有一些当地的平民凑过来排队,还没排多久呢就又被机场的安保人员赶到了另一边。 生在和平地方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生活在战乱的艰难和危险的。 “……” “放心,周洋先生,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你在这里很安全,我们会保护你,而且,这里没有什么机密,你想拍什么就能拍什么……” 机场海关的非伊人员通道里,只有寥寥几人办理着入境手续。 “我希望你能拍,我觉得,除了电影以外,你还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就当是,留给我们的纪念吧?” “要不,我们出去再拍点?” 办完手续以后周洋走出了机场,刚走出去周洋就看到了维尔.史密斯在一个黑人大兵跟随下激动地走了过来。 在迟疑了许久以后,他最终还是拿起了摄影机,拍摄着这里的黑人士兵们。 “周洋先生……喝!” “周洋先生,你能打开镜头吗?” 巴格达进行了几翻重建,战火虽然平息了一些,但低矮的临时房与颠簸的泥路,以及街道上那些睁着眼睛,用恐惧目光盯着军车的小孩子却不断地提醒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 十多分钟以后,那一阵阵哭声变成了怀念声。 同属美军阵营,这里的所谓种族歧视倒是少很多,不过当维尔.史密斯跟周洋过来以后,保护他们工作的永远都是黑人。 随后听从两人的话,穿好装备以后,紧跟着走了出去。 “什么证据?” 他们对那些白人士兵很不信任,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周洋感觉这些黑人士兵不断地说各种白人士兵的坏话,特别是酒越喝越多,他们甚至开始不断地抨击同阵营的白人士兵。 “去哪里?” 剧组的摄影师要等明天才过来,这里会摄影的只有周洋。 “周洋先生,你终于来了!” 周洋茫然地看着两人离开了飞机舱,猜测着这两人的身份,不过猜了许久都没有猜出任何东西。 “跟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巴尔斯中士,负责机场这块的治安……”维尔.史密斯非常热情地介绍着那名皮肤黝黑,看起来分外健硕的巴尔斯中士。 他在家里有亲人,有朋友,更有一个未婚妻在等着他。 有人在聊回国以后要干什么…… 周洋看了巴尔斯一眼,本能就感觉到巴尔斯身上散发着一丝和刚才那名军人类似的肃杀冷峻感。 “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