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三角包(求订阅)-《力气太大只能种田》


    第(2/3)页

    这种粉皮切成条后,就是两广地区统称为‘河粉’的粉条。

    不过,现在很少人手工制作这种粉皮了,基本上都是机械替代了手工。镇上就有一家专门生产这种粉皮与河粉的商铺,而且价格也不贵,一斤米粉或粉皮只卖一块五毛钱。

    人们要是想吃河粉,去买就是了,绝无再有人手工制作。

    但是,要买粉皮制作三角包却也麻烦。

    把粉皮买回来之后,得按照个人喜好切成手掌宽,二三十厘米长的长块状。

    这一长块粉皮铺在桌面上,再用勺子加入馅料,然后一层一层包裹成三角形,就成了本地的传统小吃‘三角包’了。

    三角包好不好吃在馅不在皮。

    三角包的馅料中必须有由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成的肉沫,以及蔬菜碎。

    蔬菜碎多以豆角碎,萝卜碎,莲藕碎,香菇碎,凉薯碎或者木耳、竹笋一类不易煮烂且能牢牢锁住自身水分的蔬菜为主。绿叶菜如小白菜,大白菜一类不容易锁住自身水分的蔬菜则常不作馅料。

    五花肉必须是新鲜的五花肉,否则味道不鲜。

    新鲜的五花肉剁碎成肉沫而非肉糜,与某一种蔬菜碎搭配,加入调料,炒香,就是馅料了。

    虽然这馅料的做法也不难,可是,既要买粉皮,切粉皮,还得做馅料,然后再包成三角形也实在麻烦。

    所以,一般不是逢年过节,山里人也不常做这三角包。平时要是想吃,就直接从镇上买了。镇上的面包店里多数有三角包卖。

    三角包味美鲜甜,且耗费人工,所以价格颇贵。小小一个三角包一口就能吞下,可售价却要五毛钱。

    像这桌上的二三十个三角包,看着分量也没多少,却要十几块钱。

    而且,这还只是茶点,不算在上桌的菜肴之中。如此,这十几块钱对于生活较为困难的山里人来说,实在是奢侈至极了。

    当然,这对于家境好些邓先富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刘青山跟谭大傻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看着白晶晶的三角包安静的躺在盘子中,周身萦绕着蒙蒙暖气,刘青山又忍不住赞道:“先富叔,这三角包看起来很好吃啊,应该很贵吧。”

    “呵呵,也不是很贵,才五毛钱一个。喜欢就多吃几个。”说话的是邓先富的老婆。

    虽然说这个女人不怎么好打交道,不过,刘青山最近可是村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不仅自己卖山药赚了不少钱,据说现在村长收山药带去县城卖也是他的主意。

    虽然不是他在收山药,可也算是因为他而让村民们多了一笔收入呢。
    第(2/3)页